取穴法:坐位,双眼平视,下颌角前方,下颌枝后缘前一横指与下颌体下缘上一横指交界点。
简易取法:
1.上下齿咬紧时,一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是穴。
2.以食指第1指指关节宽度,由下颌角前上方量1横指处是穴。
进针方向:从上斜向下内直刺与水平面成85°(或从后刺向口角方向)。
进针深度:直刺0.3-0.5寸,或斜刺头地仓2-3寸,或向上齿或下齿方向刺,留针20分钟;艾炷灸3-5壮,或温和灸10-15分钟。
感觉及放射方向:局部有酸胀感,并向周围扩散。
取穴法:坐位,双眼平视,下颌角前方,下颌枝后缘前一横指与下颌体下缘上一横指交界点。
简易取法:
1.上下齿咬紧时,一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是穴。
2.以食指第1指指关节宽度,由下颌角前上方量1横指处是穴。
进针方向:从上斜向下内直刺与水平面成85°(或从后刺向口角方向)。
进针深度:直刺0.3-0.5寸,或斜刺头地仓2-3寸,或向上齿或下齿方向刺,留针20分钟;艾炷灸3-5壮,或温和灸10-15分钟。
感觉及放射方向:局部有酸胀感,并向周围扩散。